【广东科技报】秋冬儿遭蛇咬 母举刀为其放血险致儿残

发布时间:2016-08-16 10:13

    本报记者  郑永仪  通讯员  吴燕玲

医学指导: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职业病、中毒临床科主任医师  刘薇薇

消息摘要:

7日下午,家住江津区的磊磊被毒蛇咬伤,情急之下,杨女士想到割开伤口让毒血排出的方法,就拿起菜刀朝儿子受伤部位(右手臂)割去,瞬间血流不止。杨女士赶忙把磊磊送医抢救,接诊后,医院首先考虑的不是处理蛇毒,而是紧急止血。医生表示,“只差3毫米就伤到肌腱,那右手就算残废了。”

——来源:重庆晨报(节选)

被蛇咬伤,应该放血治疗吗?应该放血的话,为什么会出现报道中的危险后果?正确的急救方法是什么?

据介绍,目前我国至少有五六十种含剧毒的蛇种,在广州尤为常见的有眼镜蛇等,每年发生遭蛇咬伤的案例也不在少数。时值暑假,不少家长会带孩子到野外游玩,为普及“面对蛇咬伤,应如何急救”的相关知识,记者采访了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中毒临床科主任医师刘薇薇。

排毒是重点 但方法须正确

刘薇薇指出,导致孩子有致残危险的并不是毒蛇本身,甚至也不是杨女士“放血疗法”的思路。相反,刘薇薇认为这位母亲的出发点是良好的,及早排出毒血的意识是对的。

“问题在于杨女士的做法。刀具要用,但用菜刀就不合适了。”刘薇薇表示,首先菜刀未经消毒易引发感染;再者,使用菜刀很容易导致更严重的后果,比如像杨女士那样,切入太深险伤肌腱而致残,更有甚者,会伤及动脉等大血管导致大出血而危及生命。

刘薇薇介绍,毒蛇咬伤后毒素最快2—3分钟可进入血液中,因此最佳抢救时间在30分钟内,有条件者应即时送医。若不然,也应采取正确的急救方式,而不应像杨女士那样“急中生乱”。

急救第一原则:以毒相待

“首先要强调一点,面对被蛇咬伤的情况,急救的第一原则始终是以毒蛇处之。”刘薇薇强调,在无法明确蛇种是否具毒性时,无论是现场急救还是医院急救都应将蛇视作剧毒蛇种看待。

刘薇薇表示,若发生被蛇咬伤的状况,伤者和周围亲属好友都应保持冷静,并使伤者平卧、尽量勿走动,避免加速毒素流动。其次是针对伤口的结扎,刘薇薇强调,对毒蛇咬伤的伤口,应迅速用可以找到的鞋带、裤带之类的绳子绑扎伤口的近心端,此举是为防止毒素通过静脉和淋巴液到达心脏。另外结扎不应太紧,也不宜超过十分钟,否则可能造成组织坏死。

如何将毒素排出呢?刘薇薇介绍,可在进行上述两步骤之后用一把经火消毒后的小刀,在伤处切开十字小口(以切开皮肤层为宜),再将毒血挤出。刘薇薇还提醒,将毒血挤出之后还应对伤口进行清洗,再可包扎。清洗时应使用淡盐水或冷水。

在进行上述的自我处理后,伤者还需到医院注射毒蛇血清。

刘薇薇告诉记者,目前广州唯一有毒蛇血清的医院是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,伤者可直接去往,免去奔波之苦,以得到及时治疗。

相关延伸

用嘴替伤者吸毒安全系数低

很多影视剧情会出现用嘴替伤者吸出毒素的做法,刘薇薇表示,这种方法虽然可行,但须注意施救者口腔内部应无溃疡、出血等伤口,另外其安全系数也不高。因此,刘薇薇介绍了另一种简单的“吸毒大法”:取一干净小杯,用火烫其内部再吸附在伤者患处,取下时即可吸出毒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