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生说:男多女少,脱发有年轻化的趋势
记者采访了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皮肤科的何荣国主任。据他介绍,受到脱发困扰的人越来越多,而且出现年轻化趋势。脱发最常见的是雄激素源性脱发,占所有脱发种类的80%以上,不仅存在于男性,女性也有。这种脱发男性发病率是21.3%,女性约5%。
以前因雄激素源性脱发就诊的男性多为30岁以上,而目前,青春发育期就可以存在,20岁是个常见的发病年龄,是渐进的,有的从中间开始秃,有的从前面发际线一点一点往后秃。与男性年轻时就发病相比,这种类型的女性患者脱发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,大多数在更年期后,发展相对较慢,症状也相对轻。从头顶开始,头发慢慢地稀少,比较均匀,越往上越少,越往下越多,像圣诞树的样子。
如果是年轻的女性患者,长头发的容易掉发,因为长、坠,特别是女孩子爱扎马尾,揪的。医生常考虑是不是女孩爱美,节食,营养跟不上,或者患有感染、红斑狼疮、甲状腺等疾病,会查查血常规、梅毒、艾滋病、免疫因子、甲状腺激素等。有的小孩一宿睡觉就能秃一大块,叫斑秃,俗称鬼剃头,跟自身免疫性有关系,不光是儿童容易得,年轻人也易患,像加班加点、熬夜、精神压力大、工作压力大的人有的在一夜之间便秃了头。
脱发的人群如此多,来就诊的人却很少。何主任一星期出诊6次,大概只有四五个因脱发来看病,比例占皮肤科病人总数的2%多点,男性远远多于女性,大约是5:1。
何主任说,来看病的人之所以这么少,可能是有的人认为脱发是到了一定年龄的自然现象,因而不在乎。还有的不知道这其实是一种皮肤病,是可以去医院皮肤科控制和治疗的,他们往往根据广告,自己到市面上寻求一些生发产品口服或者外涂,希望头发可以长起来。曾经有一位谢顶,看起来像40多岁的男性由于身上瘙痒红肿过敏来看皮肤科,谁料电脑上弹出的信息显示他才28岁。何主任问他:“你为什么不治疗脱发?”他的反应很惊诧:“你们皮肤科也治疗脱发?我脱发有6年了,买过多种生发产品,但是都没有效。”
总体来说,脱发患者多见于有明显的工作或学习紧张、失眠、睡眠质量差、睡眠不足、生活不规律的人群,有家族男性型脱发病史的人群,还有产后脱发。与自身年龄不相符的重度脱发患者会积极寻求治疗方法,尤其是年轻的从事白领、销售工作的男女患者。
谈及患者增多,年轻化的原因,何主任说,过去的生活虽然清贫,但压力小、空气好,污染物和食物添加剂都没那么多。如今学习工作压力大、熬夜、不良的生活工作习惯可引起内分泌失衡、免疫功能下降,进而造成脱发。
健康问答
医生怎么看脱发
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生 何荣国
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医师 秦敏
记者:有句俗语说,娘秃秃一个,爹秃秃一窝,是真的吗?
何主任:如果你的爸爸、叔叔、爷爷或舅舅存有脱发问题,那你很可能面临同样问题。妈妈也可携带脱发基因,只是妈妈可能不脱发,遗传到儿子就脱发了。而压力、生活不规律则会使脱发加重。要尽早采取措施,用药控制。
记者:中西医对脱发的原因、治疗有什么不同?
何主任:脱发类型很多,治疗方法也不同,往往突然大量脱发比较好治,比如斑秃。
斑秃和免疫力有关系,精神受到重大创伤,情绪过度紧张,导致一个人的免疫功能紊乱,在短期头发一块一块就没了。多数斑秃通过放松心情、减轻压力等方式可以自愈,用生姜涂抹头部有一定帮助。如果经过一段时间调理,头发还是没长好,或者波及其他部位,可用激素。
雄性激素源性脱发是一个进行性加重的过程,有的是等到比较严重了,透过头发能直接看到头皮才意识到问题,这时脱发起码超过30%,治疗效果就不佳了。年龄越轻,脱发症状较轻,治疗效果越好。因此,发现自己头顶部的头发变稀变薄、发丝变细,或者发际线后移,头顶部出现明显脱发,就要重视起来。
男性口服非那雄胺,一般连续使用3~6个月就能看见效果,还可把米诺地尔涂抹于头皮。女性不建议口服非那雄胺,但可外涂米诺地尔。这并非根治,吃了非那雄胺不掉头发,不吃还是接着掉。非那雄胺不适宜长期吃,因为它是抑制雄激素的药物,可能会出现阳痿、射精减少这些不良反应。所以吃不吃,要根据头发对自己的重要性来选择。如果脱发的面积比较大,药物治疗无效,还可以做自体毛发的种植。
疤痕性脱发主要由外伤、烧伤、烫伤等引起局部毛囊破坏、疤痕形成,毛发难以再生,此类脱发的治疗,目前可用毛发移植术。
雌激素水平不足、垂体功能减退、甲状腺功能失调、肾上腺肿瘤等因素均可诱发脱发,治疗时主要调整内分泌。女性分娩后雌激素突然减少,可出现大量脱发。这种脱发经过一段时间休息恢复,可望重生。
感染某些病毒或细菌而发热的患者,还有梅毒螺旋体、艾滋病感染,一二个月后可能脱发。红斑狼疮、肝硬化、贫血等也会脱发。只有针对疾病治疗,病愈脱发即止,新发重生。
许多药物会损伤头发,比如肝素、抗癫痫、抗癌药等,或化疗,都可能造成大量脱发。用药时间短者头发还可以重生,时间长者则会造成永久性脱发,所以用药之前要考虑到这个问题。
节食减肥、偏食、熬夜、用脑过度也会引发脱发。当微量元素,特别是蛋白的摄入不足,头发的营养得不到保证,就会逐渐出现枯萎、弹性也差,容易脱落。熬夜和用脑过度,使得毛囊的毛细血管一直处于一个收缩的状态,造成头发营养不良,最终的结局是脱发。应补充微量元素,并且保证休息。
秦敏: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,头发不仅具有仪表功能,又是体内气血盛衰的外在标志。很多男性患者常常以为脱发是肾虚惹的祸,拼命补肾,其实脱发是气血不通畅的表现,肝藏血、脾统血、肾藏精,肝、脾、肾的问题都可以引起脱发,一味吃补品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帮助。
中医依据患者面色、舌苔颜色、有无头痛等其他症状,把脱发分成很多证型,有气血两虚、脾虚、肝肾不足、血热生风、瘀血阻络等,中医治疗根据不同的证型,采用内服外治方法,主要是调理气血,疏通经络,使头发浓密、生长得好。如脾虚可用六味地黄丸,每一种证型处方都不一样,都具有针对性。
外治可将含有当归、川芎、白术等活血中药的药酒,或者人头马涂抹、按摩在头皮上。针灸对斑秃、产后掉发、化疗放疗后大量掉发效果好。针是异物,一下子给头皮扎20多针,牵一发而动全身,免疫细胞立马活动起来,身体的血液会调入头部,带来营养和氧气,当20分钟后拔出针,又带走了二氧化碳和废物。
也可用制首乌、侧柏叶、干荷叶各30克,红花10克,做成药包。在锅里,大火开了之后,用小火煮30分钟,然后将药渣过滤干净,用药汁洗头,让药汁充分地被头发和头皮吸收,有加快血液循环促进头发生长的作用。
记者:头发是人的第二张面孔,脱发会带来心理问题吗?
何荣国:临床调查发现脱发会给患者心理带来负面作用。斑秃对心理的影响比较大,因为它发病较突然,短时间内大量的脱发,患者容易紧张导致焦虑和抑郁,而焦虑和抑郁情绪反过来又加重斑秃。有的人因斑秃心里非常纠结,我会建议他们在治疗的同时戴上比自己头发更漂亮的假发,他们放下心来,精神因素解决了,戴着戴着头发就长出来了。
雄激素性脱发较集中的精神症状比较一致,为易倦、睡眠障碍、易激惹不安、乏力、头痛、自卑、焦虑、抑郁、愤怒、尴尬、羞耻、对自我形象不满、过度的自我关注、价值感下降、社会适应不良等。35岁的黄先生便是这种情况,他是一个注册会计师,5年前头油多,一天不洗就显油腻,头发逐渐变为稀疏细软,前发际向后退缩形成高额,额上部和顶部头发也逐渐脱光,还常有头屑和痒。因为父亲和爷爷均有类似脱发的情况,他为之非常苦恼,经常失眠,而且自卑,较少与人交往,至今没有找对象。近几个月,工作任务增多,他觉得压力大,失眠更为严重,脱发也较以前严重,并出现心烦、无缘无故感到害怕等。
在脱发影响生活质量、心理情绪的程度上,年龄小于25岁的患者高��35岁以上患者;高中、中专以及大专以上学历的患者高于初中以下学历的;有家族史的明显高于无家族史的。医生要了解患者对自身脱发程度的认识、治疗动机和治疗的期望值。同时进行人格测试,进行与脱发相关的心理精神问卷和患者目前的生活质量评估,并可对患者不切合实际的认知和期望进行纠正。对大多数患者来说,脱发的控制或好转就足以使其改善心理状态,提高生活质量。然而,对一小部分患者来说,,严重的脱发可能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,这类患者极有可能出现较严重的精神心理障碍。此时,皮肤科医生需与精神科或心理科医生合作,共同治疗。
为评价脱发与生活质量、心理状态的关系,医生会请患者填写两个表格,一个是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,该问卷涉及过去1周内疾病对患者的影响,调查内容包括社交、体育活动、学习工作、个人关系、性生活等l0个方面,分值越高提示影响越大。另一个是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,该表格特别为评价当前抑郁症状的频度而设计,可作为忧郁症状的筛选工具。问卷有20个问题,主要是患者最近l周的实际感受。
记者:日常我们应该怎么预防脱发?
何主任:科学合理的洗发护发对预防脱发有积极效果。洗发先梳发,以促进头部皮肤的血液循环,减少头发的缠绕磨损,以及清理头皮上的脏东西和死皮细胞。油性的头发用弱酸性的,中干性的用含有蛋白质的,头皮屑比较多的,可以用含有间苯二酚或硫磺的洗发剂。用40度左右的温水由上至下把所有头发完全冲湿后,倒入适当的洗发剂在手上揉搓起泡再洗。不建议长时间只使用一个品牌的洗发水,最好能买两三种放在浴室中,轮流使用。油脂分泌多的一到两天洗一次。中干性,一周洗两三次,不宜频繁清洗。使用有保湿作用的护发或润发产品虽然没有治疗效果,但好点的产品洗出来头发会柔顺些。
秦主任:调整作息,给心理减压,戒烟限酒,尽量避免熬夜。保持足够营养,蛋白质、维生素、微量元素和热量要正常供给。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,忌油炸、油腻食物。平时洗头或梳头时,勿用指甲及尖锐的梳子刺激头皮,应用指腹揉按。局部按摩,具体的方法是,双手十指在头皮上向前或向后梳理头皮头发,可以自己来,也可由家人进行,每天进行数次,每次5分钟左右。用力大小以感觉舒适、胀热为度。通过头皮的梳理按摩,起到行气活血、理筋顺络之功效。
小知识
头发生长知多少
很多妹纸哭问:每天掉一大把头发,是不是要成秃子了?
对此,先来了解下头发的生长知识:我们每天都在掉头发,那么掉多少才是正常的,超过多少就要关注?
毛发的生长和脱落呈现周期性,分为生长期、退行期及休止期。正常来说,约90%~95%的毛囊在生长期,1%进入退行期,5%~10%为休止期,旧头发在休止期末脱落,毛囊则进入下一生长周期。头发生长期约2~6年,退行期2~3周,休止期2~3个月。
正常人体每天都会掉30~80根左右的头发,同时相等数量的头发进入生长周期,这样就能达到平衡。如果前者的数量多于后者,每天掉落超过100根,头发就会越来越少,即脱发。
要注意,脱发和断发是有区别的。尤其是长发女性,头发护理不当不仅会引起脱发,也会有断发的可能。如果掉下的头发根部没有毛囊而是泛白的断茬,而且头发有毛躁、分叉等受损外观,那么可以审查一下护理手段。认真护理头发加耐心等待,断发现象即可恢复。
头发是从头皮里的毛囊长出来的,头发的多少和好坏取决于毛囊,而毛囊是有寿命的,健康人的毛囊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衰退,一般20~30岁,平均每平方厘米含有的毛囊个数大约是600个左右。如果30~50岁,就减少到500个。50岁以上,是400个,慢慢的少。所以年纪大了,头发也会减少。
蹲在地上数头发是一个自我判断措施。还有简单的方法,比如拉发实验,首先保证头发干燥,若是刚洗完头,等完全干透,最好是等上12~24小时。把手五指张开,随着鬓角的位置往后,用拇指和食指从接近头皮处捏起一小撮头发(约五六十根),轻轻捋一下,就像梳头发那样,看看手上有没有头发。这个动作可以重复6~8次,在不同的部位捋,掉发量超过了5根,是临界状态;每次都在10根或以上,就要小心是异常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