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人之初】秋冬季节,请加倍呵护耳鼻喉

发布时间:2015-11-02 15:43

 《人之初》记者:刘洁

 

秋冬患者猛增

每到秋冬季节,许多人的耳朵、鼻子、咽喉就会受到这些困扰:

耳朵老是嗡嗡作响,还流脓;

一早起来遇到冷风,便连续打十几个喷嚏;

鼻子经常不通,鼻涕忍不住地往外流;

咽喉干痒肿痛,咳嗽音哑声嘶;

……


2015年10月9日下午,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门诊大楼三楼,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谭国杰忙得不可开交。

一位30岁的女性边揉鼻子边走进诊室。医生问:“怎么了?”“鼻子塞,很痒。”“有没有打喷嚏?”“有。”“一次连续打多少个?”“三到四个。”“鼻涕呢?”“经常有。”“嗅觉怎么样?”“好像还好。”随后医生让她坐在检查椅上,用前鼻镜进行鼻腔的检查。接着又问:“发作时间多久了?频率怎样?”“鼻炎五六年了,过去只是偶尔发作,一个月最多1次。而且一回老家就发作,我觉得是老家灰尘大,附近有个发臭的鱼塘导致的,从老家回到广州第二天就没事了,可现在一个多星期了还是没好转。”“会不会一年某个时间厉害点?”“夏天好点,秋冬严重,吹一下风就鼻塞,变天也会。为什么会这样?”“鼻子不仅有过滤功能,还能把空气加湿加温后吸进肺部,现在天气干燥寒冷,它应接不暇了。”

23岁的白领小媚做梦也没想到一夜醒来右耳突然听不到声音了。“是什么时候开始的?”“一周前的早上,手机闹铃响了,可我感觉只有左耳听得见,右耳没反应。休息了一阵,我再用耳机试试,结果音量即使开到最大,右耳也听不见。”医生问:“这段时间你的工作生活状态怎样?”小媚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上班,工作压力大,天天加班,发病前几天,每晚都加班到凌晨一两点。“我先给你做个听力测试。”小媚戴着耳机,医生给她播放不同频率的声音来测试,她的右耳毫无反应,被诊断为极重度突发性耳聋。她诧异地说:“可我有时右耳会听到嗡嗡嗡的声音。”“那是你身体里的声音,外面的声音听不到。”“我为什么会突然耳聋,能不能恢复?”“这个病和季节有关,秋冬季节人的抵抗力弱,易受病毒侵袭,寒冷引起血管收缩痉挛,严重者形成血栓,塞住血管,使右耳听力感受器缺氧,听力突然下降,要住院3个星期挽救听力,及时治疗,大多数病人的听力是可以恢复一些的。”

高大肥胖的李先生大前天晚上吃了麻辣火锅,第二天咽部干痒越发严重,一说话就干咳,稍微吞咽就有刺痛感,吃润喉片也不管用。医生刚把器械伸进李先生的口里,他就忍不住咳起来。见李先生的咽腔狭窄,充血红肿得厉害,医生问:“你睡觉打鼾吗?”“打,老婆经常投诉我说声音比雷声还大。”“打鼾的人通常有咽喉炎,因为睡眠的时候张口呼吸,气体没有通过鼻腔过滤、清洁以及加温加湿,打呼噜时气流也很急,这个强气流对咽喉的刺激非常强烈,容易让咽喉发炎,尤其是天冷。吃火锅这类辛辣食物无疑是火上浇油。”

秋冬,来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患者人数比其他季节增加30%,最多的是慢性鼻炎、鼻窦炎,约为36.4%,然后是慢性咽喉炎、中耳炎、耳聋及耳鸣。谭国杰医生一个下午看了20多位病患,其中突发性耳聋就有4位,过去这多见于中老年人,现在年轻患者增多。

 

为何耳鼻喉疾病高发  

人体通过鼻子、耳朵、咽喉与跟外界相通,这三个器官是开放的,容易受感染受刺激,引发多种疾病或使症状加剧。而且它们是互通的,关联性大,如果一个器官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治疗,会引起其他两个器官的病症反应。比如鼻炎、鼻窦炎发作时,鼻涕等分泌物流到咽喉部,可引发咽喉炎。如果鼻塞、打鼾,睡觉时人会张口呼吸,直接吸入冷空气,损伤咽部黏膜。

秋冬早晚温差大,气候干燥,空气中粉尘容易上扬。雾霾对鼻子的危害首当其冲,即使在健康人群中,也会有70%的人在持续雾霾天气时出现鼻堵、鼻干、流涕等症状。2013年我国卫生部发布的《国民健康调查报告》显示,我国慢性鼻炎患者已经达到3亿人,其中,有一半以上来自气候湿冷地区。我国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为10%~24%,也就是说有1.4亿左右的过敏性鼻炎患者。

天气寒冷,门窗多紧闭,空气流通不畅,当我们将大衣、棉衣、棉被取出,看不见的尘螨满天飞。尘螨是引起过敏性鼻炎发作的最常见过敏原,可使患者喷嚏直打、鼻水直流。另外,过敏体质患者鼻腔内的神经、血管对外界温度的变化也较为敏感,而神经或血管的收缩扩张控制着打喷嚏、流鼻涕、鼻塞的程度,当冷热变化大时,容易有上述症状。

秋冬时分,人的免疫功能下降,病毒活跃,容易伤风感冒,会打喷嚏、流鼻涕、鼻塞,这些症状与鼻炎相似。有些人尽管得了鼻炎,以为只是感冒,自行吃些感冒药,结果吃了一大堆不必要的药,还得不到有效抑制。3岁的小明从1岁开始每到秋冬或天气转凉就鼻水直流、打喷嚏,爸爸给他吃感冒药,但一停药,又出现,半个月过去了还是咳嗽连连,去医院检查,医生说小明患的是过敏性鼻炎、鼻窦炎,并引发咳嗽,要做雾化治疗。

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、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副院长、主任医师于锋说,感冒的时间不会太久,7~10天自愈,如果症状出现10天以上就应该考虑是否患上了鼻炎。

寒冷季节,人们喜欢吃火锅、烧烤、饮酒,这些食物容易刺激咽部黏膜产生炎性反应,干痒、有异物感、隐隐作痛等症状也就伴随而来。年尾工作压力大,熬夜多,而夜间是唾液分泌增多的时段,睡眠不足会导致唾液腺的分泌跟不上,口腔黏膜易受伤发炎。

突发性耳聋的病因目前不是太明确,公认的因素是病毒感染和血管病变,寒冷可使血管收缩、血压升高、血管发生硬化,造成小动脉痉挛,甚至形成血栓堵塞血管,就像水稻缺水一样,引起内耳供血不足。现在突发性耳聋患者更多的是年轻人,生活无规律、工作压力大、熬夜、情绪激动,长时间紧张疲劳而得不到休整,易引发。突发性耳聋有一个发展过程,刚开始往往是耳鸣,耳朵嗡嗡响,发展到耳聋可能仅一两天。若感觉耳鸣一天仍然不缓解,或偶尔耳鸣但听力下降,要马上就医。24~72小时是黄金治疗时间,听力可以很快恢复,不然一个星期后就难治了。

 

小病也可能致命

耳鼻咽喉疾病早有记载,春秋战国时代,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《五十二病方》中已有耳鼻咽喉病证名十多种,且首次出现喉痹一词,指的是咽痛或异物感不适、咽部红肿为主要特点的咽部疾病。春秋时代,医学家认识到饮食、起居、哀乐、阴阳风雨晦明等天之六气,以及地域不同等因素,皆可导致疾病。

虽然医学技术在不断进步,但由于耳鼻咽喉疾病存在不容易治愈、治疗时间长、易反复、通常比较脏等特点,容易影响患者的心情和生活。

于锋说:“头痛很多时候是鼻子引起的,鼻子里的炎症毒素可上行入侵大脑,引起头痛,长期头痛经久不愈不妨看看鼻子。”

不少鼻炎患者抱怨说这个病不好治,药物都不管用,用的时候很好,一停又发作。这是因为有的患者听信广告,买喷鼻剂,这些药可能添加麻黄碱,它是一种血管收缩剂,使用可使鼻塞缓解。一停药,收缩的血管又会反弹,鼻塞就又加重了。谭医生不建议患者使用这些药物,因为如果使用超过7天,容易造成难治的药物性鼻炎。医院治疗时主要使用抗过敏药物、鼻内激素、进行脱敏疗法等。

耳朵的各种疾病都会对听力造成威胁,如发炎。儿童常见急性中耳炎,孩子每到晚上便指着耳朵喊疼,成人多是慢性中耳炎。26岁的刘先生3年前开始右耳经常流脓液,听力逐渐下降,他一直未予重视,只是吃吃消炎药。一个月前,右耳流脓增多,还头痛、发热、呕吐,难受至极。经CT检查诊断为中耳炎并发脑脓肿,十分凶险。本来只要给耳朵滴些耳液就可以治疗,现在得手术穿刺抽脓才缓解。

大多数人虽然咽干、咳嗽、肿痛也不会来医院看病,就自己吃点抗生素,含点润喉片。谭医生说,咽喉炎的病因有很多,有细菌、病毒、心理精神、胃酸反流等,抗生素只是可能对细菌性咽喉炎有一定作用,如果吃了3天症状没缓解,最好求诊问医。润喉片大多只有清凉功能,连最基本的清洁作用都没有,不具有治疗功效,服用7~10天没有效就应停用。目前慢性咽喉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、物理和手术治疗,物理治疗有超声雾化、微波、纳米超导、红光、温热中低频等。

咽喉不适还提示癌症。年龄45岁以上,声音嘶哑或有喉部不适超过3周都没好的人要警惕喉癌。63岁的陈大爷已经确诊为喉癌,他担心手术影响以后说话和吃饭,想只吃药。于锋说:“早期治疗,成功率为90%。等到晚期,成功率只有60%。如果等到肿瘤变大,挤压气道,会使人呼吸困难,像上吊一样难受,不仅自己痛苦,家人看了也痛苦。不要怕这个手术。许多患者通过动力系统和激光治疗,术后不仅能说话吃东西,还能歌唱呢。”

 

耳鼻咽喉的保健要点

积极治疗感冒,改变生活或饮食习惯,如果下列这些您��注意到,而仍发病或症状严重,就请求助耳鼻咽喉科医师,以舒适地度过秋冬。

生活规律、睡眠充足、多舒缓心情,避免精神过度紧绷是抵御疾病的一个重要方面。运动选择游泳、慢跑等有氧运动。每天吸10支烟者,比不吸烟者的喉癌发病率高10倍,如果再喝酒,高20倍,所以要远离烟酒。饮食清淡,宵夜不要吃太多,少吃辛辣刺激之物,多吃蔬菜水果。屋内开点小窗让空气流通,注意厨房油烟排放;被套两周换洗一次;衣柜衣服在阳光比较大时可以拿出来曝晒。当有人咳嗽、打喷嚏时,离远些,勤洗手。

遇到室外气温下降较快或流行性感冒高发时,可以戴上口罩。购买口罩应买无味、纯棉的。口罩不宜长期戴,太过依赖口罩会使鼻黏膜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降低,反而不利抗病防病。还可购买空气净化器或加湿器,减少灰尘,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。

起床前用手捂着鼻部哈几口热气,或立刻倒杯热水让鼻子闻蒸气,可减轻对低温的不适感。清晨洗脸用冷水清洗鼻子,若能每天坚持数次,有助于增强鼻子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和鼻黏膜的湿润度。还可给鼻子做保健操,洗脸时用毛巾揉鼻翼两侧及周围的皮肤至发热;或用拇指、食指夹住鼻根、由上至下按摩多次,以促进鼻黏膜血液循环。有的人鼻子不舒服就挖鼻孔、擤鼻涕,其实这些小习惯也会影响鼻腔健康,鼻塞、流鼻涕、打喷嚏时,可以用和体温差不多的淡盐水洗鼻。给鼻腔局部涂抹油性的药膏,例如凡士林药膏或是眼用的金霉素药膏,保护鼻腔的黏膜,预防鼻出血。

多喝水可以使咽喉黏膜湿润,让一些细菌、病毒、粉尘等在咽喉部不能够停留。用淡盐水漱口,咽下或吐掉盐水,咸的程度以口感能接受为准,能减少咽喉感染的机会,早晚和三餐后漱口,每天六七次以上。喷口腔喷液和吃润喉天然植物比吃润喉片更安全,比如咀嚼青橄榄、含甘草片等。将舌头卷上去,闭上嘴含一会,待唾液增多后吞下,或用双手搓搓脸两侧的腮腺,可促进唾液分泌。改一改酒后唱K的娱乐方式,因为酒后血管扩张,咽喉部黏膜充血,高声歌唱容易导致过度用声,损伤咽喉黏膜。饭后走一走,帮助消化,过半个小时再睡,以免胃酸反流到咽喉。

    耳屎是屏障,不要随便挖。如果感觉耳朵痒,可侧着头,轻轻按压耳朵与脸颊交界突出的那一块软骨,耳屎会自行掉落,否则越掏分泌得越多,还可能把脏东西带入耳朵深处;如果耳屎特别多,游泳、洗澡后导致其发胀,引起不适,不妨到医院请医生用工具将其取出。吃药前看说明书,不要吃对耳朵有毒害作用的药物。尽量减少与噪声的接触,避免耳朵进水。